產品中心
全自動氣象站在交通領域,物聯網氣象環境監測站成為保障道路安全的 “隱形衛士”,為行車安全保駕護航。高速公路沿線每 5 公里就布設一個監測站,重點監測能見度、路面溫度、降水量、風速等影響行車安全的氣象要素。當監測到能見度低于 500 米時,系統立即向交管部門發送團霧預警,同時聯動路段的情報板顯示 “前方團霧,減速慢行” 等提示信息;當路面溫度低于 2℃且伴有降水時,自動觸發路面結冰預警,提醒養護
自動氣象站系統在特色林果種植中,監測站的霜凍預警能力尤為重要。通過監測近地面溫度變化,當預測到凌晨溫度可能降至 0℃以下時,系統會在夜間提前 4 小時發送霜凍預警,農戶可及時采取熏煙、噴水等防凍措施。山東的櫻桃種植戶通過物聯網氣象站的霜凍預警,在 2024 年春季成功規避了晚霜凍災害,減少損失達 30% 以上。而在葡萄種植區,監測站的降水預警能幫助農戶提前做好防雨準備,降低裂果風險,保障果實品
微氣象監測系統設施農業中,物聯網氣象站的預警作用更為突出。溫室大棚內的監測設備能同時監測棚內溫濕度、光照強度、CO?濃度等參數,當夏季棚內溫度超過 35℃時,立即聯動遮陽網和風機系統自動啟動降溫,同時向管理人員發送高溫預警;冬季夜間溫度低于 5℃時,預警系統會提醒開啟保溫設備,防止作物受凍。這種自動預警與設備聯動的模式,讓大棚種植實現了 “無人值守、精準調控”。
區域自動氣象站為農業生產打造了的氣象預警網絡,成為農戶的 “貼心參謀”。在大田種植中,監測站實時采集空氣溫度、濕度、土壤墑情、降水量等關鍵數據,當數據達到預警閾值時,立即通過手機 APP 向農戶推送預警信息。當土壤濕度低于作物生長臨界值時,系統發出灌溉預警,農戶可根據提示精準補水,避免干旱影響作物生長;當監測到連續 3 天空氣濕度高于 90% 且溫度在 25℃左右時
手持氣象站選購手持氣象儀需關注三個核心指標:首先是測量要素匹配度,普通戶外用戶選溫濕度 + 風速款即可,專業需求則需選擇帶氣壓、海拔功能的型號;其次是續航能力,優先選擇續航 15 小時以上且支持快充的產品;最后是數據傳輸方式,支持藍牙連接手機 APP 的型號更便于數據分享和管理。使用時需注意定期校準(每年 1-2 次),避免傳感器漂移影響精度;測量風速時要保持設備迎風狀態,遠離遮擋物,確保數據
高精度手持11要素氣象站與傳統監測設備相比,手持氣象儀的操作門檻極低。開機后 3-5 秒即可完成自檢并開始測量,數據實時顯示在高清液晶屏上,部分型號支持背光顯示,夜間也能清晰讀數。操作按鍵簡潔明了,通過上下鍵即可切換不同監測模式,長按確認鍵可鎖定當前數據,無需專業培訓即可上手使用。供電方面多采用鋰電池,充滿電可連續使用 10-20 小時,搭配充電寶可實現長時間戶外作業。
關注微信